從黑暗走到光裡:志工郭楚,用愛治癒曾受傷的自己。
每一次與孩子相遇,她都會特別溫柔,蹲下身、耐心聽他說話,眼神裡滿是關心。也許,是因為她懂——那種被忽略、被誤會的感覺。「從成長路上到現在,被很多人傷害以及不被諒解過,因為體會難受的挫折過,所以我更不想把負面帶給他人,只想靠一己之力創造美好。」志工郭楚說。
從被忽視的孩子,到成為照亮他人的志工,這一路,她走得辛苦、卻也堅定。那份溫柔,不是天生的,而是從破碎中慢慢長出來的力量。
▲從被忽視的孩子,到成為照亮他人的志工,志工郭楚的溫柔不是天生,而是從破碎中慢慢長出來的力量
沒有愛的童年,在孤單中長大的孩子
郭楚的童年,不像童話故事那樣明亮。她的記憶裡有被誤解、被懷疑、被責罵的哭聲,也有被忽視的節日與破碎的家庭。她回憶起那段歲月,語氣平靜卻藏著滾燙的傷痕:「我從小就是被暴力對待的,只要哭就會被打,蛀牙痛哭也會被綁在樓梯旁一個下午。」母親離開後,郭楚被家人視為「不屬於這個家」的小孩。「大家都覺得我是別人的孩子,所以所有的氣都出在我身上。」她十歲那年,父親病逝,家裡的責罵與暴力變本加厲。那時的她,常在夜裡被叫醒、被罰、被罵,卻仍努力地告訴自己:「也許,這就是生活吧。」
▲郭楚的童年不像童話故事那樣明亮,有著被誤解、被懷疑和被責罵的哭聲
直到有天,她看見姐姐回家。姐姐有新衣服、有人問候、有笑容,那一刻她才第一次意識到——原來家裡也會有「愛」。她說:「我那時才發現,原來我家裡的人會愛人,只是不是愛我。」
從教會的琴聲,學會被愛
在那樣冰冷的成長環境中,幸好還有一盞燈為她亮著。那盞燈,是奶媽與教會。郭楚說:「我小時候常常往奶媽家跑,那裡是我唯一覺得溫暖的地方。奶媽、奶爸都很疼我,啟蒙我一生的教會,也是奶媽家的姊姊帶我去的。」教會裡有笑聲、有飯菜香、有鋼琴聲,也有她第一次感受到被接納的安穩。她笑著回憶:「我看到那些大哥哥大姐姐在彈鋼琴,就站在旁邊偷看他們的手指,回家就自己練。半年後我竟然能彈出〈夢中的婚禮〉,牧師看到了,就請老師教我。」

▲冰冷的成長環境中,幸好還有一盞燈為她亮著。那盞燈,是奶媽與教會
那段在教會的歲月,讓她第一次知道什麼叫「愛」,不是命令、不是責罵,而是溫柔的陪伴。也因為教會與家扶中心的幫助,郭楚重新學會了相信人。她回憶道:「十歲大伯爸爸接連過世,好心的鄰居介紹我們到家扶中心請求幫助,開始有叔叔阿姨每月資助我以及我們家。我會寫信給馮叔叔、林阿姨,雖然沒有回信,但我把那些信當成心情的出口。那是我第一次覺得,有人在乎我。」
她說:「那些幫助我的人,是我的貴人。如果沒有他們,我不會走到今天。」

▲成年後的郭楚已與家人和解、解開心結,也因為教會與家扶中心的幫助,重新學會相信人
努力長大的孩子:從自立到助人
失去家人依靠的郭楚,從國中起便靠自己生活。國二時,她為了不讓奶奶為學費借錢,主動去早餐店打工。每天早上五點起床、走二十分鐘上工,一天賺一百元,她笑說:「五十塊買便當,五十塊存起來,這樣我就不用再跟家裡拿錢,家裡就能專心培養姊姊的課業了。」從早餐店、書店到牙醫診所,她靠雙手養活自己,也撐起求學夢。「我一直都覺得,只要能靠自己努力過每一天,就算不被愛,不被眷顧,也不算輸。」她的語氣裡有堅毅,也有釋然。
▲從早餐店、書店到牙醫診所,郭楚靠雙手養活自己,也撐起求學夢
長大後的郭楚,依舊懷抱柔軟的心。她曾在教會教鋼琴,也曾利用聖誕節做手工卡片、乾燥花義賣,捐給家扶中心。她說:「那是我第一次自己做愛心,不是跟著長輩、工作去回饋社會,,而是我主動想要做。」
▲郭楚自己做手工卡片、乾燥花義賣,並捐給當初幫助過自己的家扶中心
後來,她在網路上看到一位曾受家扶資助、長大後成為志工的女孩,心裡產生了共鳴。「我看到那影片,心想:那不就是我嗎?和我的初心和經歷好相似,所以我開始打電話、找機構,想去當志工,後來就找到等家寶寶協會。」
她笑著說:「我一開始想說一個月去兩三次就心滿意足了,結果後來每個活動都想參加,因為我覺得這些孩子們,好像小時候的我在迷路一樣,如果他們能和我一樣遇到善意幫助他人的人,而被感溫暖快樂,照亮他們然後像我一樣健康長大,我就會一直做下去。」
▲郭楚參加等家寶寶的志工服務活動
用善意治癒自己
雖然生命中充滿傷口,但郭楚沒有選擇怨恨。她說:「我從小被很多人傷害過,經歷過很多我那年紀不該經歷的困難,所以我長大後更不想把這樣的負面不好的情緒帶給別人。我認真覺得,任何人都應該好好被對待。」這樣的信念,成為她持續前行的力量。當她陪伴育幼院的孩子玩遊戲、說故事、擁抱他們時,總會想起那個曾經孤單的小女孩。「我覺得當我在陪伴這些孩子的時候,其實也在救以前的自己,一點一滴地把失望撿回來。」
她曾歷經憂鬱症與自律神經失調,甚至一度幾乎無法起床,但志工服務讓她重新找回光亮。「我以為自己好了,是因為那段時間我開始又能笑了、又能去幫別人了。」
談到志工經驗時,她眼神發亮:「我做志工的初心很簡單——只要有一個孩子,能因為我感受到被愛,那我就覺得值得。因為沒有人應該被遺忘。」
▲「只要有一個孩子,能因為我感受到被愛,那我就覺得值得。」郭楚說
愛,會循環回來
郭楚的人生,像是一條從黑夜走向黎明的路。她曾經被遺棄、被誤解、被傷害,但她選擇不讓痛苦定義自己。她說:「我知道我不是完美的人,但我想成為那個,在別人需要的時候,願意伸出手的人。」如今,她以志工的身份,陪伴一群和她曾經一樣需要愛的孩子。她相信,愛會循環——「就像我當年被幫助,現在我也想成為別人生命中的那盞燈。」
郭楚微笑著說:「我覺得我現在過得很好,因為我學會了——原來愛別人,也是在愛自己。」
訪問完後,郭楚也與我們分享一段心得:「我們攜手攀登,在每一個專注於夢想的時刻,溫柔而堅定地迎向未來。所有動人的話語,唯有與實際行動同行,才能化為改變世界的力量。我們不必天賦異稟,只要懷抱誠懇、投入勤奮,便足以點亮希望,讓善意生根、讓夢想發光。」
你可能也有興趣...
想做志工卻沒勇氣踏出第一步?一起看看這些等家志工的真心話分享!/Baby/ArticleDetail/8131/
【志工專欄】如果是勇者欣梅爾肯定也會這麼做的!
/Baby/ArticleDetail/8307/
全台育幼院名單&最新需求:幫助弱勢孩童,公益捐款、捐贈物資、志工招募
Baby/ArticleDetail/6175/
